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发展阶段还没有运营的概念,当时在很火的博客、论坛上制造口碑传播、内容运营(软文)的网站编辑,其实就属于运营做的事。再后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贴吧、微博、淘宝、公众号、抖音等各种软件平台被越来越多人使用,涉及的引流手段也因此逐渐增多。
在这些APP的背后,你知道是怎么运转的吗?是谁在为你服务的吗?产品经理?程序员?还是运营人?
答案显而易见是运营人,产品和程序员将app设计和研发上线,但是这样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还需要运营人让产品正常的运转起来。将产品推广出去,吸引目标用户下载、注册、转化成为你的产品客户。
新媒体运营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高质量、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准确的推送消息,增加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来实现相应的营销目标。
那么浙江北鼎网络新媒体运营有哪些具体的用途?
1.挖掘目标用户
通过新媒体运营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产出,挖掘出目标用户。取得用户的联系,以便通过运营方法或营销手段方法来挖掘客户的价值。
2.提高转化率
传统的营销形式多在于地推,会有高成本和低转化率的问题。新媒体通过内容输出和用户运营来引出热门话题,可以增加品牌或产品的知名度。同时新媒体运营可以传播新的增值服务并提供用户所需的有效内容。
3.用户数据收集
通过新媒体运营对于用户进行运营,通过细化的运营计划,策略性的活动和文案内容输出,能够更好的把握用户的心理,以便对产品及运营模式进行优化。
总而言之,运营的根本目的就是围绕产品进行拉新、留存、促活、转化,将产品赋予价值。
那么什么是拉新、促活、留存、转化呢?
比如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的扫码领红包,扫码下载一个APP,然后就可以领取红包了,这就是一种常见的拉新方法。
拼夕夕和美团app每天推送的促销活动信息。是为了让用户天天用他们的app买东西,这属于促活,提高用户活跃度。
而我们在微信参加的摇一摇免单活动是为了提升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频率,这是留存;
前段时间的618大促,商家发送的优惠券,是吸引用户购买更多的物品,这是转化。
真正工作中的“运营”又广又杂,从写文案,发文章,做活动、陪用户聊天,做广告、做推广,各种涉及到驱动用户增长的杂事,都可以丢进“运营工作”的范畴内,以至于行业里大家都在说,运营就是个打杂的。
那么运营工作到底有多杂?
常见的运营工作划分
1、产品运营: 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对产品进行内容建设,规则制定,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产品迭代,功能需求整合等,从而提高产品流量、用户留存和转化。( 一个早中期的互联网公司,不需要把运营划分得那么复杂,就是需要有一个人啥都至少会点,啥都能干,还能把产品养活起来,所以他就成了产品运营)
2、用户运营: 将用户分层,围绕特定用户做拉新(找用户)、传播( 借助用户的力量拓展用户)、留存(用运营手段减少流失)、活跃(提高用户活跃和留存)以及转化付费的工作。
3、活动运营: 有计划地根据产品或业务线的目标进行活动策划、推广传播,效果评估等系列工作,根据用户活跃度、平台相关数据、规划活动规模和难易程度,进行差异化的项目进度管理和实施落地,从而增加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
4、内容运营: 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5、网站运营: 通过sem、seo等网站引流手段,增加平台或产品的曝光度,促使用户认知、关注或参与,从而提升平台流量及用户注册。
6、社群运营: 围绕用户更好的使用产品这个目标所策划的所有引流、转化、变现等一系列行为,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根据目标制定社群运营策略,定期策划活动,激发用户参与度,最终实现转化变现。
7、新媒体运营: 通过公众号、头条、搜狐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包括内容创作、发布制造话题、策划活动等手段
8、KOL运营: 负责平台KOL签约、合作、社群运营及内容策划方向制定与内容把控;结合KOL自身特征引导塑造人设,挖掘及培训KOL,提升KOL合作梳理或KOL稳定度,并定期配合KOL策划线上线下活动,扩展KOL影响力。
9、短视频运营: 了解各大短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并根据短视频平台特点,策划视频选题及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创意内容制作,把控短视频内容方向,控制内容质量和品质;每日追踪各平台热门视频并捕捉其亮点,总结技巧;主动挖掘用户兴趣点和粉丝增长推广渠道
10、数据运营: 根据平台或渠道的现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把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提炼出来,作为商品或未来战略发展的依据,以合规化的形式发布出去,供数据消费者使用。
为什么运营岗位这么多?
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其概念的广义化:“一切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因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感知有延迟效应,所以仍然将新媒体运营、网站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划分在市场部,而非运营部门。
但是互联网公司一般会将驱动用户增长的工作岗位,都放在运营部,如市场部的网络推广、品牌推广放在运营部,简称网站运营、品牌运营,甚至有不少公司还会把市场部的BD商务放在运营部门,简称商务运营。
也就是说不少运营岗位是市场+营销+运营从业人员组合而成,再加上规模较大的公司,工作量多,一个岗位忙不过来,会将运营继续细分,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可拆成内容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但在中小企业,新媒体岗位是需要懂内容、懂数据的。
总之,新媒体也就是自媒体只是互联网的产物。它让互联网内容的传播变得多样化,渠道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挖掘了更多的用户,并让用户的定位更加准确。